引用第37楼车百度于2010-09-10 17:40发表的 :
有个疑问,为什么很多地方都没有贴隔音棉呢?
你所说的材料应该是“吸音棉”,而不是“隔音棉”。关于吸音与隔音的差别请仔细以下介绍:
很多人对噪声控制的手段缺乏了解,“吸音”和“隔音”作为完全不同的概念,常常被混淆了。玻璃棉、岩矿棉一类具有良好吸声性能但隔声性能很差的材料被误称为“隔音材料”;为了合理使用材料、有效降低汽车噪音,对“吸音”和“隔音”这两个概念有进一步了解和明确的必要。
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的区别在于,吸音材料着眼于声源一侧反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反射声能要小。隔音材料着眼于入射声源另一侧的透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透射声能要小。吸音材料对入射声能的衰减吸收,一般只有十分之几,因此,其吸音能力即声耗系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而隔音材料可使透射声能衰减到入射声能的3/10~4/10或更小,为方便表达,其隔声量用分贝的计量方法表示。
这两种材料在材质上的差异是吸音材料对入射声能的反射很小,这意味着声能容易进入和透过这种材料;可以想像,这种材料的材质应该是多孔、疏松和透气的,这就是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它在工艺上通常是用纤维状、颗粒状或发泡材料以形成多孔性结构;它的结构特征是:材料中具有大量的、互相贯通的、从表到里的微孔,也即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当声波入射到多孔材料表面时,引起微孔中的空气振动,由于摩擦阻力和空气的黏滞阻力以及热传导作用,将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起吸音作用。
对于隔音材料,要减弱透射声能,阻挡声音的传播,就不能如同吸声材料那样多孔、疏松、透气;相反它的材质应该是重而密实的,如铅板、钢板等一类材料。隔音材料材质的要求是密实无孔隙或缝隙;有较大的重量。由于这类隔声材料密实,难于吸收和透过声能而反射能强,所以它的吸声性能差。
在汽车噪音处理上,吸音和隔音所解决的目标和侧重点不同,吸音所解决的目标是减弱汽车噪音在驾驶室内的反复反射,也即减弱驾驶的混响声,缩短混响声的延续时间即混响时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连续噪音的情况下,这种减弱表现为室内噪声级的降低。但由于吸音材料不可能裸露在汽车驾驶室内(有内饰板),内饰板会大量把汽车噪音直接反射,从而使吸音效果大幅度降低,所以吸音在降低汽车噪音的环节中,所占比重是最小的,效果也是最不明显的;最有效的吸音部位是在汽车的引擎仓,正确的使用吸音材料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汽车发动仓的共鸣噪音!
隔音处理则着眼于隔绝噪声自声源点(发动机、胎噪)向驾驶室的传播。隔音材料的最佳应用部位是在车底盘及挡火墙,由于汽车噪音在车底盘表现出的噪音频率为低频噪音,能量大、穿透性强且没有方向性是低频噪音的显著特点,所以多孔、疏松、透气的吸音材料根本无法吸收或阻隔低频噪音向驾驶室的传播;阻隔低频噪音必须用密实的铝板类材料(钢板类材料太重、不易成型及安装)。
由此可以看出,利用隔音材料隔绝汽车噪声的效果比采用吸音材料的降低汽车噪音效果要好得多。吸音和隔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有效降低汽车噪音,一定要从概念上将减振材料、隔音材料、吸音材料正确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