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提示:文章已作首页市场动态收录http://market.carcav.com/sczf/2016/0411/60772.html
当初夏的第一声蝉鸣响起,汽车后市场(影音、用品、改装、装饰装潢等)就要进入传统的淡季,大部分企业进入休眠期,让6、7、8月的酷暑平静地度过。可是2016年这样的宁静将要被彻底打破。从6月开始到8月,四个号称宇宙第一规模的后市场展会将轮番轰炸,这些展会平台顶着酷暑费力吆喝,是要做活雷锋,为处于淡季的汽车后市场企业找出路吗? 图片:07-23-09-59-2949.jpg 行业最赚钱的平台 汽车后市场(影音、用品、改装、装饰装潢等)是个小行业,企业规模小,产值小,很难像那些大行业依靠资本的力量进行资源整合,最终形成寡头垄断,市场太平。汽车后市场行业小,但因为背靠巨量的新车消费,其头上的光环却一天比一天耀眼,企业越来越多,但无法独立搭建一个平台,所以就需要一个聚合的平台来展现、推销自己。 这些企业,每年的展会投入几乎就是所谓市场推广预算的全部了,费用十几万居多,上百万的土豪另当别论。这些费用能满足一到两个展会的展位、搭建、人员与客户招待等开支(要是东莞的服务业还昌盛,可能会超支)。同时好几百到上千家企业参与,一场规模十万平+的展会加活动营收就是大几千万,扣除人工、场地与其他开支,利润大家去算。相比制造企业几亿十几亿的营收好像不多,但是这类企业库存、固定资产消耗大,本来就不高的利润率还有一堆应收账款,看似高大上,其实一直都很紧。做展会现金收款,得的是真金白银,手握大量现金流啥事不好办。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引来了两匹狼 2012年,汽车后市场会展两件大事发生。从来不被业外大资本看中的两大会展公司和英国塔苏斯集团、英国励展博览集团分别合资。老外们不是来给汽车后市场展会扶贫的,也不是传授所谓会展先进经验的,而是看中了中国汽车后市场展会的钱景。 不得不佩服,老外们眼光的狠辣, 行业下行,展会上行 2012年可以说是汽车后市场的一个分水岭。行业下行,展会上行。在这之前,企业是最好做、最赚钱的时候,展会尚在培育期、发展期。 往往企业不好做、难赚钱的时候,越想做好。因为很多老板都被励志的鸡汤文洗脑,总以为能凭借自己兜里的几毛钱、几样不出彩的产品可以逆天。 中国地盘太大,地域、文化差异,单纯靠老板、业务员满世界跑,效率低、成本高。一边是企业过多、产品过剩,另一边是经销商数量猛增,两边一对一的选择成本都很高。像展会这样货买堆山的平台,反而更有优势,不是东家就是西家。 从2012年开始,一个个展会都芝麻开花节节高,并且有之前已经要办不下的展会也起死回生了,汽车后市场真是诞生奇迹的地方。 展会越热闹,企业越痛苦 像极了那些保有传统的乡村的集市,商贩们设摊,十里八乡的乡民们过来赶集,喧闹、拥挤,看起来购销两旺,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轰轰烈烈、气势恢宏的后市场展会给业内外不明就里的人感觉无不如此。 而今的展会功能在异化。已经从单纯的推新品、树品牌、找客户到展形象、比气派,刷存在感去了。但凡有点实力的企业,都会被展会方说服拿大展位,因为它的竞争对手拿了。能搭特装的就不会做简装,因为他的竞争对手展位图气势非凡。要是资金紧张不想参展,可能风言风语就来了。 宣称都是几十万参展面积,数千家企业,数十万客商,上百亿的成交。满世界的招观,大巴接送,酒店免费,就差送小jie服务了。你搞千人大会,我搞万人活动。你来互联网+,我就无人驾驶。你请郎咸平,我邀吴晓波。活动、企业、客商满满。如果去掉背景板上的主办方,会让你以为展会怎么又被复制了一次。 相似的展位、同质化的产品,震天响的音乐,裸露的美女,超大的面积,已经很难让厂家平静,经销商的选择只能跟着感觉走。 展会未来:拼资源,博出位 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参展仍是企业第一推广方式。九州、雅森、宏达、点金夏日同台表演,表面是搞展会,其实不过是大家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行业资源借展会充分变现。搞一次没挖干净,再来一次呗。特别是雅森和九州,本来各自在北京和深圳都有成熟展会平台,在7月和8月再一次办展,这样的意图就更为强烈。如此接近的档期,短兵相接的气氛浓郁。从时间和场馆选择上,雅森无疑占了先手,在不熟悉的地盘首次办展,雅森必然会全力以赴,置死地而后生。否则输了事小,面子事大。再做个大胆预测,2017年,这个节点,抛开宏达,应该只有一个展会能存在。是谁呢?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