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709回复:49
借力而行:高效能领导管理智慧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云。天下最重要的“借”是什么?不是借钱和借物,而是借力!领导者并不是生来就与众不同,关键在于他善于借助外力。“借力而行”是领导者为人处世成大事的最高境界,是领导者完成自己使命的有效途径。 “借力而行”是适合中国国情及民俗风情的,它是真正的本土文化,因此说“借力而行”更适合当代中青年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其实,今天的“借力而行”就是每个人的智慧的大集聚、大联合、大协调。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程书博 著 “众人拾柴火焰高”,领导者切记不要孤军奋战,而要借力而行。“好花须有绿叶扶”,“好汉须有朋友帮”,领导者最大的智慧莫过于博采众人的智慧,最高的才能莫过于运用众人的才能。从古及今,所有成功的风云人物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善于借力而行。 |
|
|
1楼#
发布于:2006-03-23 19:01
<p> <P>前言 </P> <P>借力而行是领导者处事的最高境界。荀子在《劝学》中有一段善于借助他人力量和外部条件的精彩论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即是说,登上高处,挥动手臂,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到;顺风而呼,声音并非宏亮,但听的人都觉得很清楚;借助车马,不用腿跑也能行千里之远;借助船只,水性不好也能渡过大江河。 </P> <P>领导者并不是生来就与众不同,关键在于他能借助外力。现实工作中,大多数的领导者都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位,作为一名领导者,自己的上头还有上司;作为上司的下级,自己还在领导着下级。在一个实行领导负责制的领导班子内部,从总体上说,领导者本人的确具有一定的权力,但实际上,领导者的权力,比如决策权和执行权等等,都必须借助和依靠别人去完成。要做好全面工作,必须搞好同上司和其他领导者的关系,搞好与同事和下属员工的关系,依靠他们的力量,借助他们的力量,实现心中的目标。 </P> <P>令人遗憾的是,近来市场上流行的管理图书却完全站在领导者的立场上,对下属员工进行空洞的说教和洗脑。甚至从一些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虽然没有明说,但却隐含着将领导者供上神坛,让员工们顶礼膜拜﹑绝对服从的倾向。同时,这些书还人为地将组织划分为两个对立阶层,下命令者和无条件执行者或承担全部责任者(你没有任何借口!你怎么不自动自发地像罗文将军一样寻找自己的奶酪呢?!)。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可以认为,其实这些书,无非是那些无能的上司为了摆脱自己的责任,将一切推给下属而找来的"护身符"和"救命稻草"而已。这其中恐怕有很多人也并不知道该如何领导下属,如何被上司领导以及如何借力而行地去完成任务。 </P> <P>领导的含义是什么?就是带领和指导。但我们</P> |
|
|
2楼#
发布于:2006-03-23 19:01
<P>作为领导者,我们应该明白,在事业发展停滞不前时,阻碍其发展的往往不是资金,不是技术,甚至也不是员工本人。相反的,应从领导者自身来找原因,认清自己的使命,科学地管理下属,正确地指导下属。其实,借力而行是领导者完成自己使命的有效途径,通过吸收别人的营养来不断地谋求提高自身管理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水平,以解决存在的问题。 </P> <P>可以说,"借力而行"是老祖宗从众多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法宝之一,它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商朝时,周文王借助神的力量推翻殷周王的朝歌;春秋战国时,秦国借助六国之间的矛盾而一统天下;三国时,诸葛亮巧借东风大破曹操;明朝时,太祖朱元璋在黄桥借助士兵的拥戴而确立惟我独尊的地位。古代的先人都能借用他人之力来实现自己的宏愿,那么,社会进步到今天,我们又有啥理由而不把"借力而行"发扬光大呢?外国的书籍是根据国外的国情而著述的,其管理方法自有其地域特色,而在我国从封建社会演进到今天,它是有一定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的,也就是说"借力而行"是适合中国国情及民俗风情的,它是真正的本土文化,因此说"借力而行"更适合当代中青年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其实,今天的"借力而行"就是每个人的智慧的大集聚、大联合、大协调。 </P> <P>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一个好汉三个帮",都说明了做事不应该孤军作战的道理。因此,本书中所阐述的"借力而行"实际上就是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管理学家们认为,首要必备的就是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其次要有应变的能力,而这些也大都是通过"借力"而实现的。 <BR><BR></P> |
|
|
3楼#
发布于:2006-03-23 19:01
<P>最后,请你记住: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云。智者当借力而行。当然,作为领导者,在借力的问题上,不光单单是借助上级的力量,而且还要善于借助同级的力量、下属员工的力量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顺风顺水﹑顺畅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赢得上上下下的好评,最终使你的心情舒畅、事业有成。 </P> <p> <P>2005年1月18日 </P> <P>第一章领导者应是高水平"智者" </P> <P>古人说,智者当借力而行;今人说,借力而行当为智者。 </P> <P>在历史的长河中,应该说两千多年前的汉高祖刘邦是最高水平的智者,他从一个小小亭长起家,最终却能成就一方霸业。个中原因就是刘邦借用了无数高人的能量所至,更确切地说,刘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借别人之力而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刘邦与项羽之间的争斗,也堪称经典。当初,秦王败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项羽率领五诸侯灭秦,而封王侯,政由己出,号为"霸王",最后却上演千古绝唱"霸王别姬"。遗憾的是霸王至死不明不白:"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尚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呜呼,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P> <P>你看项羽因战起家,异常骁勇,可最终却没有战胜;刘邦上马不能征战,下马不能抚民,可最后却取得了天下,这都因为他有独门法宝。这里面的原由刘邦最清楚不过了:"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杰,皆人杰也,能用之,皆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P> |
|
|
4楼#
发布于:2006-03-23 19:01
<P>《孙子兵法》对此有更为经典的概括。兵圣孙子说:"故善战者,借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战争中"情势"瞬息万变,谁能善于制造情势、把握情势、借助和驾驭情势,谁就能统领"胜势"。只有这样,才能"治众如治寡",才会"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P> <P>只怪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对兵法也是略知其意,不肯竟学。对兵圣孙子简单而深刻的智慧充耳不闻,至死不明白败在哪里。 </P> <P>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吉兹认为:《孙子兵法》揭示的许多原理、原则,迄今犹属颠扑不破的真理,仍有其运用价值。古老的兵法能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那么作为现代领导者,就更要懂得借力而行的要义。 </P> <p> <P>1."光杆司令"干不成事 </P> <p> <P>也许你还记得在历史上,有无数上司和下属能同甘共苦的例子。其中,重耳的即位就没少借助介子推的力量。即位后,重耳也没有忘恩,论功行赏,各得其所,虽然介子推不愿受封,重耳却仍空留一份高官厚禄给他。致使其他臣子更加竭力相报,终于帮助他成就了一代霸业。 </P> <P>以史为鉴,我们可受到不少启发。作为领导者,身处逆境时,与部下共度难关,时来运转时,千万不可独自居功,尽享成果。惟有如此,才能赢得威望,得到下属拥护。 </P> <P>无数的成功人士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渐成长起来的,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靠的就是能与下属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如果上下一心,力往一处使,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其实,与人共患难并不是一种难事,因为危难情况下,共度难关、同舟共济往往是惟一的选择。但危难之后,苦尽甘来,如果仍能与部下共享安乐,这才是真正的领导。 <BR></P> |
|
|
5楼#
发布于:2006-03-23 19:02
<P>在时来运转后,则不可忘了难兄难弟。如果春风得意,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这样的领导会为人所不齿。江西某地一个体民营建筑公司的老板十年前靠朋友、同学帮忙白手起家成立了一个工程队,那时他还能与工友们称兄道弟,几年后当他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后便开始摆起老板的架子,而工友们不仅在各项待遇上(工资、福利、升迁等)没有丝毫变化,就连顺路搭他的车回家都不行。不久,同他一齐创业的工友们便纷纷弃他而去,在临走前还有人给他放了一把火,致使他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 </P> <P>谁愿意自己拼命保全的领导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呢?如果领导的魅力丧失殆尽,并且背上不义气的骂名,就没有人会为他效力,"光杆司令"是干不成事的。 </P> <P>一个组织的发展壮大依靠领导与下属的共同努力,同舟共济,而患难之中形成的上下级关系才是最牢固的关系。身为领导,一定要做到与部下同甘共苦,安不忘危,实现部下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更好地借助大家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P> <p> <P>2.你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 </P> <p> <P>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中国上下五千年,古人尚能认识这些道理,何况社会发展到今天呢! </P> <P>翻开《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上面赫然记载着唐太宗评价隋文帝的一段言论,可谓经典之至:"此人秉性极为精细,可是头脑并不明智。头脑昏暗则思考问题就阴塞不通,过分的精细就对事情多有怀疑。所以他会以为天下人都不可信,凡事都亲自决断,既劳心费力,又没有把事情办得全都合理。大臣们既然知道了皇上的心意,也就不再敢直言不讳,天下这样广大,事务如此繁多,怎么能由一个人独自决断呢?"可见,在那时候唐太宗就已经深深体会到,要成就一番大业,光靠自己孤军奋战是行不通的,还必须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 </P> <P>遗憾的是在纵观历史的时候,我们还是发现如隋文帝一样"费力不讨好"的人大有人在,比如,那个高明的秦始皇就曾经用衡器称量过奏章,魏明帝也曾经亲自检查下发的文书等等。而唐太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但能够认识前人的谬误,并且能够在他们的基础上,采取"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用人治国之道。他认为国家如同一部机器,各个职能部门中的官员是这架机器上的各个部件。只有各级官员都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国家机器才能够运转良好。因此我们说,有了唐太宗的英明,贞观之治便不可避免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璀璨光彩。 </P> |
|
|
6楼#
发布于:2006-03-23 19:02
<P>由此可见,作为领导者只有充分借助各种人才的智慧和力量,使他们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建设好。当然,这里绝对不是说"一把手"不必朝夕忧心劳苦,就可以图清闲﹑求安逸和不干活。而是想让"一把手"们能够真正领悟"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的道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多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比起只相信自己,只靠自己劳神苦思的孤家寡人策略要高明得多得多。 <BR><BR></P> |
|
|
7楼#
发布于:2006-03-23 19:02
<p> <P>3.众人拾柴火焰高 </P> <p> <P>战国时代,齐国公子孟尝君可以说是最善于汲取众人长处的人了,他养食客三千,各色人才集聚一堂,一有任务便各显其能,有效合作,甚至"鸡鸣狗盗"之徒也善加利用。有一次,他正出使秦国,突然事情有变,秦国要加害于他,他的一位手下善偷,就盗来通行秦国的重要牌证,到达秦国边关时,天还未亮,关门不开,后面追兵渐进,形势危机,有手下善口技,就学鸡鸣三声,守关士兵以为就要天明,便打开关门,孟尝君得以顺利出关,逃过一劫。很显然,孟尝君个人的显赫离不开他那些朋友们的帮助。 </P> <P>日本松下集团可以说是世界顶尖企业,不愁技术,不愁工人,不愁销售,可集团总裁松下幸之助还是十分愿意倾听下属们的意见。有时还和员工共同探讨,采纳合理化建议。时至今日,松下集团这一优良传统一直保留下来,使该企业能够长时间立于不败之地。 </P> <P>娃哈哈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的霸主,但只有5000名销售人员,可口可乐、统一、康师傅,在全国的营销人员都不下50000人,这是许多人难以想象的事实!不怕苦不怕累,长期保持旺盛的斗志,顽强务实,团结奋进,并能够充分调动广大经销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是娃哈哈集团销售制胜的根本。 </P> <P>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面,都有自己的智慧,而大家把知识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知识的海洋。我们要明白,不管做什么决定,集体的智慧总是超过组成这个集体的任何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智慧。大家在一起做决定,对参与其事的所有人都有好处,从中学到的知识和对这个决定应该承担的义务只是其中的两个方面。大家坐在一起磋商,可以开诚布公地、灵活多变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接受别人的意见,倾听、分析、讨论,最后做出决定。我们可以从"知识之井"中汲取力量,可是现实中,令人遗憾的通常是这口"井"--我们的员工,常常被闲置在那里,无人问津。 </P> |
|
|
8楼#
发布于:2006-03-23 19:02
<P>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借力而行必须有所遵循,决不能因自己是领导者,就可以任意而为。在生活中,还有人把借力和求人简单的归类于一回事儿,其实则不然。作为领导者,必须遵循一些借力的规矩和原则,否则可能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 </P> <p> <P>1.求人办事要把握好分寸 </P> <p> <P>强人所难,是领导者借力而行的一大禁忌。领导者在借力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对方的实际能力,看人家是否能办得到。如果你托人办事,人家诚心诚意向你表示他爱莫能助,就不能强求人家非给你办成不可。假如人家能办到而不愿帮忙,也不能因人家不帮忙就给人难堪。人家不愿意帮忙肯定有不愿意的理由,领导者就应该体谅人家,另想办法。如果人家有顾虑,就应给人家充分的考虑时间,千万不能因人家一时没有答应便意气用事,强人所难。 </P> <P>可现实之中偏偏有这样一类人,事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根本不在乎别人有什么困难,一旦自己有事求上门来,就要求你非答应他不可,不然,就像人们说的,"王八咬人不撒嘴",非给你闹出个好歹来不可。2004年秋天,淮北某县城曾出现一起官司。被告李冬和原告赵亮起初并不怎么熟,只是在一次聚会上彼此感觉不错,以后也没啥来往。谁知时隔不久,李冬有个小加工厂因外欠款太多,他就找到了在县公安局工作的赵亮,让他帮忙把款追回来。赵亮没有答应他,可李冬多次找赵亮说你是公安你怕啥,要回后我给你30%回扣。赵亮说我是公安不假,可不能违法,债权债务是你们二人之间的事,我去有涉嫌之说,如果通过法律,我可以帮你找律师。但李冬不同意,此后他多次到赵亮的家中、办公室等地去找他,致使赵亮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于是,在推脱不开后,赵亮以干扰自己正常工作和家庭生活为由把李冬告上了法庭。正是因为强人所难,李冬把自己变成了被告。</P> |
|
|
9楼#
发布于:2006-03-23 19:02
<P>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这种现象,有人因为工作关系,为了求得上司的支持,频繁地往领导家里跑,尤其是在下班以后,也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在领导家一"泡"就是几个小时。他以为这样,就能获得领导的好感,事情就好办很多。殊不知,这种行为不管有心无心都有"咬人不撒嘴"之嫌,会使人很不耐烦。 </P> <P>一位心理学家说:"牺牲别人去做一件有利于自己的事已经不妥当,硬把这件事当作是对别人的一种慷慨施予,就是无可饶恕的自欺欺人行为。而且,到头来必定会失败的。" </P> <P>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是一种会计算的动物,当你听到对方托你所说的话之后,你会本能地判断这些请求的分量,依每个人的不同判断标准,大致上有以下三种类型: </P> <P>(1)精打细算:从利害、得失来进行判断; </P> <P>(2)朴素本分:从人情、道德的角度加以判断; </P> <P>(3)理智清醒:从逻辑理论上来进行判断。 </P> <P>当然,有些人对一件事的判断可能是三种类型兼有,也有人对一件事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去判断它的价值。比如,有人托你办一件事,你如果精打细算地去判断,发现此事对你有损无益;但接着又从朴素本分的角度式去判断,你会觉得和对方一往情深,就算自己吃亏一些,也替他办了吧;最后你或许会用比较理智的观点去判断一下,觉得"照办"虽然吃亏,但比起不照办会损害彼此的感情,衡量比较之下,为顾全大体,你还是"照办"了。 </P> <P>将心比心,换一个立场去考虑,既然别人有求于你时,你要有这么多的顾虑,那么自己有求于人时,就不能不替别人考虑了,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P> <P>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王雨得知老同学张欣的亲戚在一个实权部门说了算,他便找张欣,希望能通过张欣的亲戚捞一些油水。张欣见老同学相求,虽然有些为难,但还是答应了。可是,当张欣问过他的亲戚后,人家说无法办,张欣便向王雨说明情况。但王雨却认为张欣不给他办事,立即拉下了脸说:"你还能干什么?这么一件小事你都不帮忙。"说罢便转身走人,弄得张欣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他准备说完这件事后,还想说有另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人,说不定能办成这件事;但看王雨是那样的态度,他也不敢再说这层关系了,他怕如果再办不成,不知王雨会怎样对待他。 </P> <P>王雨的这种意气用事的做法,就是不讲分寸,是托人借力时最为忌讳的。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能这样做,因为毕竟是你在有求于别人,只有心平气和、用商量的口气,才有望取得成功。强人所难、意气用事,吃亏的只能是自己。其实,求人借力,不把握好分寸往往会弄巧成拙。 </P> |
|
|
上一页
下一页